找Martech上Marsgo

字體大小: +
5 分鐘閱讀時間 (1010 個字)

2021年九大策略技術趨勢

messageImage_1657107496432

 全球產業與科技發展在 2020 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很大的改變,許多企業改變原有的運作模式,藉由科技的輔助來維持營運。企業若能掌握這九大策略技術趨勢,才能變得更有彈性以及靈活性,在後疫情時代領先其他企業!

Gartner Top Strategic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21


大家好,歡迎來到AMT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,大專院校數位人才培育計畫,每週為您博覽全球最新的行銷數位轉型、大數據AI應用、MarTech、新零售、品牌行銷趨勢等的研究報告或文章,促進企業數位轉型能量之提升。今日想跟各位分享的主題是「2021 年九大策略技術趨勢」。


這九大策略技術趨勢是由美國資訊科技研究和顧問的公司 Gartner所提出九大技術趨勢。Gartner將這九大技術趨勢區分為三大面向,分別是以人為本、位置獨立和彈性交付(People centricity, location independence and resilient delivery):


  • 以人為本:雖然COVID-19改變了人們工作互動模式,但人仍然是所有業務的中心,且在現今的環境中需要數位化的流程才能運作。

  • 位置獨立:COVID-19已經改變了員工、客戶、供應商和組織生態系的實際地點。技術需要轉變,以支援這種新的業務模式。

  • 彈性傳遞: COVID-19疫情以及連帶的經濟衰退,使現今社會動盪不安。能夠調整適應的組織才能承受住各種干擾。

總之,這九大策略技術並不是獨立運作,而是相互依存的。創新組合是這些趨勢的共通性,以促成可塑性,有助於組織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。


第一個策略技術是行為互聯網(Internet of Behavior,簡稱IoB)。


在COVID-19大流行期間,當一個工廠的員工回到工作場所時,他們透過傳感器或RFID標籤來確定員工是否定期洗手。透過電腦視覺確定員工是否有戴口罩。這些行為數據被收集和分析,影響著人們在工作中的行為。這種收集和使用數據來改變人們的行為,即為行為互聯網(IoB)。


隨著日常生活中數位收集技術的進步,這些資訊可以用來影響行為。例如,商用車可以透過車載系統來監控急刹車和轉彎等駕駛行為,並利用這些資料來改善駕駛的表現、路線和安全。


當然,IoB在社會道德層面的影響也引來顧慮。各個地區的隱私法規的不同,將影響行為網路的應用和規模。但隨著企業不斷增加他們收集的數據量,以及改進他們如何結合不同來源的數據並使用這些數據,行為互聯網將繼續影響組織與人的互動方式。


第二個策略技術是全面體驗(Total Experience) 提升競爭力重要關鍵


全面體驗將多重體驗(multiexperience)、客戶體驗、員工體驗和使用者體驗結合,目標是改善從技術到員工到客戶和使用者之間交疊的整體體驗,提升業務成效。將所有這些體驗緊密地聯繫起來,而非單獨的一項一項改進,使企業能以一種難以被複製的方式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,創造競爭優勢。


例如,一家電信公司為了提高安全性和滿意度,決定改造客戶體驗。首先,它通過現有的應用程式設立了一個預約系統。當客戶距離預約地點75英尺以內時,會收到一個通知,引導他們完成簽到流程;以及一個提醒,讓他們知道還有多久才能安全進入商店。該公司的員工也能夠使用自己的平板電腦同步瀏覽客戶的裝置,無需實際接觸硬體。為客戶和員工提供一個整合的體驗。


第三格策略技術是隱私增強運算(privacy-enhancing computation) 保護個人隱私資料


隱私增強運算包含了三種技術,可以在使用資料時保護隱私。第一是提供一個用來處理或分析敏感性資料的可信任的環境。第二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處理和分析資料。第三是在處理或分析之前對資料和演算法進行加密。隱私增強計算使各企業與競爭對手合作時,能夠安全地共用資料且同時保有隱私。


第四個策略技術是分散式雲端(Distributed Cloud)


分散式雲端是指將公有雲分佈到不同的物理位置,但公有雲運營管理仍由供應商負責。分散式雲端使企業能夠在實體上更接近雲端服務,有助於降低延遲和資料成本,以及符合規定資料必須留在特定地理區域的法律。同時避免組織需要付出高成本來管理私有雲的情況。總而言之,分散式雲端會是雲端服務的未來。


第五個策略技術是隨處營運(Anywhere operations) 克服未來挑戰


隨處運營的業務模式在後疫情時代極為重要。不論身處何處,都能滿足員工全球各地客戶服務。隨處運營的業務模式以「數位以及遠端優先」為原則,例如,從轉帳到開戶,都將透過手機處裡,省略實體銀行。數位化工具將加強而不是完全取代實體空間,像是實體店的非接觸式結帳。


第六個策略技術是網路安全網格(Cybersecurity mesh) 有助於保護資料安全


網路安全網格(Cybersecurity Mesh)是用於可擴展、靈活,以及和可靠的網路安全控制。由於許多資產存在於傳統安全範圍之外,此技術允許圍繞個人或事物的身份,定義資料的安全範圍。由於使用一種模組化、響應式的安全方法,網路安全網格可透過集中化策略編排和分發策略執行,以滿足企業對安全的要求 換句話說,藉由網路安全網格技術使用雲端交付機制,無論員工身在何處,都能以最安全方式存取數位化資產。Gartner預估到2025年時,網路安全網格將成為市場主流。


第七個策略技術是智慧化組合業務(Intelligent composable business)加快決策速度


隨著企業加速推動數位化專案,以實踐數位轉型的目標,企業需要一套能保持敏捷,並根據當前可用資料快速做出業務決策的工具。而智慧化組合業務(Intelligent Composable Business)便是指企業可根據當前情況進行調整,並從根本上重新安排業務的方法。然而若要成功做到這一點,企業必須具備更佳的洞察力,並且快速回應市場變化的能力。


第八個策略技術是人工智慧工程(AI engineering)將AI轉為生產力


人工智慧工程(AI Engineering)提供可讓AI成為主流DevOps流程的一部分的方法,而不是一系列專門且孤立的項目。該技術匯集各種工具來訓練AI模型,同時在運用多種AI技術組合時,提供比現在更清晰的價值。


根據Gartner研究發現,只有53%項目能夠從AI原型,轉化為可用生產工具。換句話說,若缺乏一套建立和管理生產的工具,人工智慧後續延伸難度將會大增。為將AI轉換為生產力,就必須朝向人工智慧工程發展,專注於各種AI作業化和決策模型治理與生命周期管理上。


第九個策略技術是超自動化 (Hyperautomation ) 加速推動轉型


Gartner 已在 2020 年將超自動化列為 10 大策略科技趨勢中,在 2021 年持續被 Gartner 認為是年度重點趨勢。

超自動化是指組織中任何可以自動化的東西都應該自動化。超自動化的概念即為讓組織在生產、作業的流程都自動化,意味著設備不再只是緊緊依賴的軟體套件(Software package)來運作,而是透過讓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(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,RPA)、機器學習 (Machine Learning,ML)、人工智慧 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AI) 等多種工具協調地搭配運作,讓數據可以隨著不同條件與情況快速因應與調節來完成任務,是實現真正數位化轉型的方法。


結論:

全球產業與科技發展在 2020 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很大的改變,許多企業改變原有的運作模式,藉由科技的輔助來維持營運。企業若能掌握這九大策略技術趨勢,才能變得更有彈性以及靈活性,在後疫情時代領先其他企業!


以上內容摘錄自美國資訊科技研究和顧問的公司 Gartner所出版的《2021年九大技術趨勢》報告。若您對數位轉型martech有興趣,歡迎詳細閱讀這些報告。並且歡迎加入AMT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,一起為提升台灣企業的競爭力,盡力! 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gartner.com/smarterwithgartner/gartner-top-strategic-technology-trends-for-2021/


文章翻譯摘錄:

AMT聯盟研究員_宮睿駿

👉AMT聯盟官方網站

👉加入LINE官方帳號聯繫我們

👉加入AMT專屬討論LINE社群

2021 年Instagram數據洞察報告
數位行銷成功的關鍵! 如何利用Google廣告獲取質量兼具的客戶名單?

相關文章


Powered by AM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