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Martech上Marsgo

字體大小: +
6 分鐘閱讀時間 (1141 個字)

街坊的好鄰居:當今超商的競爭關鍵

jie-tu-2025-10-07-xia-wu2.30.00

本內容為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轉聯盟研究員,為您博覽全球最新行銷科技、數位轉型、AI應用研究報告或文章,整理編輯後分享。本計劃由 數解人意科技 支持製作。

整理撰文:黃瑀安(Annie)|出刊日期:2025-10-07

諮詢協助: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林谷合教授

在現代城市的節奏之中,便利商店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無論是清晨的咖啡、午間的便當,還是深夜的加班點心,超商所扮演的角色早已超越單純零售的範疇;然而,當市場飽和、消費習慣轉變、科技不斷滲透生活,超商之間的競爭也隨之升級,變得更加複雜而多元。

本文將以五大趨勢面向探討當前超商產業的主要競爭關鍵,提供從國際視角理解超商發展的脈動與未來的可能性。

一、食品/即食餐飲比重提升,改變超商定位

在過去,超商多被視為販賣輕便商品的零售據點,但現今國際市場上「食餐化」(foodservice-ization)成為超商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。根據《Global Convenience Store Focus》分析,許多成功的超商鏈已讓熱食、即食餐點與現做料理佔據超過一半的營收來源,例如日本7-Eleven的「御飯糰+熱食便當」策略、韓國GS25的「即時便當加熱系統」,以及美國 Wawa結合三明治、沙拉與咖啡的「自助點餐區」,這些模式讓超商逐步擺脫「只是零售點」的定位,轉而成為小型餐飲據點。

此轉型代表的不僅是商品品項的擴充,更需要對物流時效、食材保存、店內製備空間以及食安法規有更高掌握與投入。

成功的超商往往自建「中央廚房+即時配送」體系,確保品質穩定且供應彈性,能把食餐與零售融合的超商,將在競爭中取得明顯優勢。

二、數位化與科技應用是必然趨勢

根據《Ken Research》報告指出,全球超商市場正快速擁抱行動支付、自助結帳機、自助取貨櫃(smart locker)與AI客流分析等新科技,舉例來說,韓國CU超商推出「無人結帳站」與「數位會員App專屬優惠」功能,以及美國Amazon Go感應結帳與AI視覺技術推動「無感購物」模式;這類科技不僅改善顧客體驗,也讓營運者在勞動力短缺時能有效節省人力成本。更多的是,《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》也提出疫情後期帶來的無接觸需求,使得線上預訂、即時物流配送與會員App整合成為業者的標準配備。

擁有資料分析能力的超商,能根據消費者購買行為,進行動態補貨與個人化行銷,提升客單價與來客數。

未來競爭不再是「誰貨齊誰贏」,而是「誰的系統懂人性,誰就先贏」。

三、差異化商品與在地特色成為殺手鐧

在高度競爭的零售市場中,單靠價格戰或標準化商品難以吸引忠實顧客;故此,許多知名連鎖超商皆積極推出新品,不定期多次改版貨架,包含聯名款即食餐點、限量飲品與動漫角色包裝等,以創造話題與新鮮感,刺激消費者進店率與衝動購買行為。

另外,在歐美市場,如美國的Trader Joe's或德國的Rewe to Go則強調「地方農產直送」、「有機食材」、「小批量限量販售」等商品策略,讓顧客感受到購物體驗的獨特性與健康意識。這類差異化商品能讓超商跳脫高度同質化的陷阱,不再只是「哪間最近」的選擇,而是變成「哪間最好玩、最有趣、最新鮮、最令人期待」。

在地化與差異化不僅是商品問題,更是品牌策略。誰能精準掌握地區文化、節慶風俗與飲食偏好,誰就更有可能打造「社區型黏著店鋪」,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
四、配送與即時服務能力成為新競爭界線

從「即時性」延伸至「顧客在何時何地想購買、何時收到商品」,包含台灣在內,許多超商業者與UberEats、DoorDash、foodpanda等平台合作,陸續開設虛擬店鋪,滿足15至30分鐘的外送需求。

此外,部分超商更進一步佈建「暗店(dark store)」或「雲倉」,專門處理線上訂單,無需接待實體客人,使物流動線更有效率。DataIntelo 的市場分析也指出,許多業者藉由大數據預測熱門品項,提前備貨並設置智慧揀貨系統,以降低錯誤率與人力成本。

這些策略反映出:誰能提供「最快」與「最準」的服務,誰就能在快速生活節奏中占據一席之地。對消費者而言,「不必出門」、「即買即送」正逐步取代「走進店鋪」的傳統購物路徑,超商若不能同步轉型,將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。

五、地點選擇與密度管控是生死關鍵

地理位置一向是零售產業的核心競爭條件之一,尤其在超商產業中更顯關鍵,但有趣的是,以南韓為例,因同或異品牌的超商店鋪過度集中,導致營收下滑與虧損增加,促使業者達成「避免過度競爭」的紳士協議,限制同業在100公尺內新設門市。

超商業者若能善用熱點分析、GPS顧客行為追蹤、即時人流數據等工具,進行精準展店與區域控制,將能有效避免內部互搶顧客的窘境,也能最大化單店效益,達到永續經營。

六、超商的未來,在於「多面體」式進化

綜合全球超商產業的發展現況可以看出,現代便利商店早已不再只是街角的小型零售據點,而是一個集合「零售、餐飲、科技、物流與社區服務」於一身的多功能平台。從食品服務的崛起、數位化營運模式的普及、商品差異化策略的導入,到即時配送網絡的拓展與門市地點策略的優化,這些都成為現今超商競爭中不可忽視的核心要素。

未來的競爭不再只是「開更多店」、「價格更便宜」或「商品更齊全」這類線性比拼,而是誰能在一個高度連動、快速變化的市場中持續調整與創新,從「單點營運」轉型為「整體生態系經營」。

[參考資料]
5 Key learnings from the world's best foodvenience stores. Global Convenience
https://www.globalconvenience.com/features/5-learnings-from-best-foodvenience
KIM Sigyun. 2025. A bleeding competition for the new 'Big 2' products at convenience stores. Maeil Business Newspaper.
https://www.mk.co.kr/en/business/11366757

【2025 ACCUPASS 主辦進階計畫│10月場】讓辦活動不再卡關!活動解方x功能體驗工作坊
你在貼無效會員標籤嗎?|商業周刊1975期2508|

相關文章


Powered by AMT

Cron Job Star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