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Martech上Marsgo

字體大小: +
3 分鐘閱讀時間 (526 個字)

你在貼無效會員標籤嗎?|商業周刊1975期2508|

messageImage_1759376690741

作者:

高端訓

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 創會長

iPhone 17 剛開賣,電信與通路業者立刻把果粉貼上各式各樣的「標籤」:Pro Max 與 Pro 占據八成以上預購,藏藍、宇宙橙成為話題顏色。這不只是消費者偏好,更是會員經營的利器:有人針對高階容量族推出升級折扣,有人針對顏色偏好族發送限量周邊。這場新機大戰,正是「標籤驅動行銷」最佳示範。

現在企業都在談第一方數據,會員經濟成為顯學;但是你有沒有發現:會員越經營,轉換卻越低?

如果你在經營會員,就會發現會員標籤滿天飛的亂象!標籤不是會員的裝飾品,而是為了行銷更精準、轉換更有感。你知道貼出去的每一個標籤的開封率、點擊率、轉換率是多少嗎?

貼標只是會員經營的過渡期,真正的大數據會員行銷,不靠標籤,沒有分群,精準行銷靠的是各種演算法,然而只有極少數的科技平台如Amazon、Netflix等,具備這樣的技術與數據能力。

貼標籤就像會員數一樣,企業宣稱自己有幾十萬或上百萬個,但很多是無效的。有些品牌的標籤已經超過上千個,產生「隱形成本」陷阱:無效標籤反覆被使用,推播成本直線上升!例如一個點擊率不到零點一%的標籤,發了十萬封EDM,只換到幾個點擊 ,不值得!

到底多少標籤才合理?根據研究理想的會員標籤介於50到300個,過少無法瞭解會員人設,過多則失去焦點。那麼如何刪除過多的會員標籤?

首先,每次推播活動所使用的標籤都要被評估:如果是EDM必須評估「開封率」;如果是社群廣告必須評估「點擊率」;所有的標籤都要評估「轉換率」。這樣做是要瞭解哪些標籤的效果最高?哪些低於平均?哪些已經失效?

其次,對於那些反應率低於平均的標籤,需要被優化或刪除。對於定義模糊的標籤需要優化,例如將「偏好_節慶禮盒」拆成「偏好_中秋禮盒」與「偏好_春節禮盒」,效果更直接;一個用戶可能同時被貼上「iPhone」、「蘋果手機」、「蘋果智慧型手機」但本質一樣,只是不同人用了不同名字,導致使用、分析失真,這些標籤冗詞,該合併就合併。

再者,對於投放七次或半年內無回應,或過去一年未被用於任何活動的沉睡標籤,該刪就刪。市場很多行銷科技公司的CRM或CDP系統,例如Vital CRM、CDP AIRIS、AccuCDP等都具備很好的AI標籤管理功能。

要把會員標籤管理好,光刪除還不夠,源頭才是關鍵:包括一份標籤說明書,建立標籤樹、標籤命名規則以及專人統一管理標籤新增、合併、移除。

「標籤樹」是一種將會員標籤依層級以樹狀結構呈現,就像檔案夾的結構,從「大分類」、「中分類」到「細項」分層展開,通常設定的三層已經足夠,例如「偏好_禮品_中秋禮盒」,這樣分析才有脈絡。

最後,每個標籤都該為轉換負責,「標籤的KPI,就是經營會員的KPI!」

[資料來源]
商業周刊,1975期,https://reurl.cc/5RArE7

作者介紹:
高端訓
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 創會長
工作生涯只做一件事,就是把「品牌」做好。在奧美集團(12年),幫助客戶打造品牌;在王品集團(12年),則努力為企業創建多品牌。2016年,毅然放下工作,前往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進修大數據預測科學。回來後,擔任多家企業首席顧問,致力將大數據預測科學導入品牌經營,輔導企業數位轉型。著有三本書:《多品牌成就王品》《以MarTech經營大數據會員行銷》及《ESG品牌創新六部曲》,並三度榮獲【金書獎】殊榮。

街坊的好鄰居:當今超商的競爭關鍵
叡揚資訊 AI X CRM 超進化 · 線上場|持續強化營運成長

相關文章


Powered by AMT

Cron Job Star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