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內容由AMT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研究員整理,旨在分享全球最新的行銷科技、數位轉型和AI應用報告。本計劃由 宇萌數位科技 和 台灣實境科技創新發展協會 支持製作。
整理撰文:洪子翔 (Sam)|出刊日期:2025-8-31
諮詢協助: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(EMBA)翁耀臨教授
在過去,高階人才的招募是一場充滿人性洞察、策略判斷與情境敏感度的高風險行動。而如今,隨著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的迅速崛起,這場由經驗老道的獵頭與企業高層主導的選才博弈,正被演算法悄悄重塑。
從2024年起,AI已不再只是輔助型工具,它開始進入判斷層面——撰寫職缺文案、初步配對人選、評估履歷內容、甚至是面試前的潛力預測。企業人資與獵頭顧問逐漸被迫面對一個關鍵問題:AI真能比人更會「看人」嗎?
招募流程的AI滲透力,已超出想像
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(BCG)於2025年發布的《AI in Talent》報告指出,全球有超過六成的大型企業已在招募流程中大規模導入生成式AI,尤其在中高階職位的搜尋與初篩階段。這些AI工具不只協助擬定JD、分析履歷,更能即時比對LinkedIn等平台上的人才資料,迅速提出潛在人選清單。
然而,這類效率的背後,也潛藏著潛在風險:演算法的評估準則不透明,資料訓練來源不具多元性,且對「文化適配」、「人格特質」等無法量化的要素毫無感知能力。
《Russell Reynolds 2025全球領導觀察報告》也指出,儘管企業在效率上取得進展,但過半的高階主管對AI在甄選上的準確性與判斷力仍感到懷疑,特別是在需要戰略判斷與人際敏銳度的職位上。
面試機器人來了,但人選信任感正在流失
近來在歐美市場,越來越多企業導入AI進行「無人面試」。這類面試通常透過視訊介面,由AI蒐集語速、措辭、表情等非語言線索,再透過演算法生成評分報告。許多求職者反映,整個過程彷彿是對著空氣說話,毫無即時回饋,更遑論人性理解或情緒連結。
《華盛頓郵報》曾報導某求職者的親身經歷,他參與某金融科技公司由AI主持的第一輪高階職面試,最終竟收到了一封自動生成的拒絕信,語氣生硬而冷漠。該求職者質疑,自己到底是被AI判掉了,還是壓根沒有人看過他的面試內容。
高階人才不可量化的價值,AI看不見也判不出
高階職缺之所以難以招到適任者,是因為這些職位往往包含許多「灰階判斷」:領導風格是否契合企業文化、危機處理方式是否成熟、在關鍵時刻的表現是否穩定。這些特質很難透過履歷關鍵字或數據評量量化。
而更具挑戰性的是,生成式AI目前尚無法解析「非典型職涯歷程」——那些橫跨多領域、有轉職空窗或自由工作經驗的人選,往往會被演算法誤判為風險高、不穩定。這也讓一部分本具潛力的人才,在AI篩選初步就被排除於名單之外。
效率提升的同時,倫理與透明度也成為焦點
許多獵頭公司與人資顧問表示,儘管AI協助他們減少重複工作與行政負擔,例如履歷比對與市場地圖建構(talent mapping),但同時也必須投入更多心力去「矯正演算法的偏見」。
過去Amazon曾因AI篩選系統偏向男性候選人而停止使用該工具。2025年新興研究指出,生成式AI若無適當校準訓練資料,將可能強化原有的性別、年齡與學歷偏見,並在不透明的情況下,影響整個招募決策。
此外,許多求職者開始透過ChatGPT、Jasper等工具撰寫履歷與求職信,導致大量內容趨於格式化、缺乏真實感。獵頭顧問觀察到,高階候選人若未能展現具備AI判讀能力的獨特敘事,將可能落入「履歷同質化」的陷阱中,反而被AI判定為「缺乏個人特質」。
AI能做什麼?不能做什麼?界線正被重新劃定
在目前的趨勢中,AI已被廣泛應用於招募流程的前中段:從職缺描述撰寫、自動化搜尋人選、到初步履歷比對與預測模型建立,這些應用皆已證實能大幅降低招募時間與人力成本。
但進入「最終決策」階段時,人類依舊不可或缺。是否能在董事會溝通中展現策略影響力?是否能帶領數位轉型團隊穩健前行?是否具備深層文化共鳴與帶人技巧?這些關鍵問題,仍需要靠人與人的互動、直覺與信任來判斷。
獵頭的價值,不在於「誰找得快」,而在於「誰看得深」。
結語:與AI共舞,而非被AI主導
生成式AI正改變高階人才招募的玩法,但並未改變選才的本質:選擇對的人,仍然需要理解、經驗與洞察。
對獵頭顧問與HR專業人員而言,學會與AI協作,掌握它的邏輯與盲點,將成為未來必備的「人機共感力」。讓AI做善於做的事──效率、計算、篩選;讓人保留人性中的靈光──判斷、同理、信任。
未來的高階人才招募,不是AI vs. 人,而是AI + 人的協同進化。
[資料來源]
BCG. (2025). How AI is Changing Talent Strategy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bcg.com/publications/2025/ai-changing-recruitment
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. (2025). Global Leadership Monitor: Generative AI Edition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russellreynolds.com
Korn Ferry. (2024). How AI Is Reshaping Hiring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kornferry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