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Martech上Marsgo

字體大小: +
3 分鐘閱讀時間 (533 個字)

星巴克逆風 墨西哥餅卻逆襲?|商業周刊1928期2410|

messageImage_1730345479669

 作者:

高端訓

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 創會長

為何八月十四日美國星巴克宣布新任執行長,股價一天上漲超過二十四%?

原來市場都在期待星巴克改變。最近十年,星巴克無論在行動App導入,Web3實驗,OMO會員經營,都是數位轉型的典範;近年顧客開始抱怨星巴克體驗,它到底做錯了什麼?

新任執行長尼柯(Brain Niccol)來自美國最大墨西哥薄餅直營連鎖奇波雷(Chipotle)-二零二三年全球擁有三千六百店,三千一百億台幣營收,他又做了什麼讓大家期待?

星巴克至少犯了三大錯誤:首先,星巴克有一個很棒的App,佔交易量三十一%,飲料組合高達一萬七千種,把咖啡師變成高效率的泡咖啡機器人,再也沒有時間跟客人聊個兩句。

其次,因應數位及車道點餐業績增長,星巴克開始實施縮小店內空間,逐漸失去「第三空間」賣點,無法維持競爭優勢。

第三,也是我認為最大問題,就是推動數位轉型卻偏離品牌定位,違反對顧客的承諾,推開原先支持的客人,尤其那些數位小白,而新客人忠誠度又不高!

還記得實體品牌成功的紅三角?以「品牌定位」為中心,頂端是獨特「產品」,左右兩邊分別是適客化「服務」及合宜「氛圍」,奇波雷的轉型就是堅守這個基本原則。

奇波雷是我在美國進修期間最常去的餐廳之一,菜色新鮮,點餐快速,每每用餐時間都是大排長龍。

二零一五年,奇波雷遭遇史上最大食安危機,公司仍然每年開出近兩百店;營業單位則建議要多研發新產品滿足客人,為了救業績投入史上最大廣告(一年四十六億台幣),此時出現人力短缺,訓練不足,服務不周的現象。

尼柯並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,而是要大家回歸根本:把原來客人喜歡的菜色做好、找回美好的顧客體驗、改變行銷策略訴求「真食物」。

尼柯採取多項數位轉型策略:因應App外帶點餐快速成長,透過數據控制訂單進量及取餐時間,在後廚設立訂單顯示系統、成立由獨立人力負責的「第二餐廳」,不增加現場同仁壓力,不影響現場客人服務,提高出餐速度,提升消費體驗。

對於辛苦的廚房工作,研發各式AI機器人,例如削酪梨機器人,可以節省五十%的處理時間,解放後廚辛苦人力;反之,對於無效機器人,例如製作玉米片機器人,員工反應清洗不易,則果斷解僱。

尼柯在任六年間,公司營收翻了1.2倍、股價7倍。這個例子告訴我們,數位轉型不忘初心,不偏離品牌定位,不為業績盲目擴張。

印證密勒日巴大師所言:「慢慢修時快快到,低處修時高處到」!

作者介紹:
高端訓

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 創會長

工作生涯只做一件事,就是把「品牌」做好。在奧美集團(12年),幫助客戶打造品牌;在王品集團(12年),則努力為企業創建多品牌。2016年,毅然放下工作,前往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進修大數據預測科學。回來後,擔任多家企業首席顧問,致力將大數據預測科學導入品牌經營,輔導企業數位轉型。著有三本書:《多品牌成就王品》《以MarTech經營大數據會員行銷》及《ESG品牌創新六部曲》,並三度榮獲【金書獎】殊榮。

KOI的全球擴張、數位轉型與MarTech創新應用:重新定義新式茶飲的未來
2024 行銷科技高峰會

相關文章


Powered by AMT

Cron Job Starts